- 【新京报书评周刊】《自我》《将熟悉变为陌生》 | 齐格蒙特 2025-08-05
《将熟悉变为陌生》是鲍曼晚年接受一次采访的谈话录,在这本薄薄的书中,他总结自己的生活和学术,涉及他的诸多重要著作和学术观点。作为一名社会学家,鲍曼一生都关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其写作不同于学院派,并不恪守行政体制划定的学科要求,而是为
- 【光明网】《24/7: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》| 不夜星球,人类 2025-08-04
从历史看,与战争相关的发明创造最后都将应用于更广泛的社会领域,无眠战士之后就会有无眠工人和无眠消费者,最终,无眠产品将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,并且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必需。“24/7式的市场与支撑持续工作和持续消费的全球建制已然运转多时,然而
- 【新京报书评周刊】《如何成为一只猫》| 禅修猫和我们的躁郁 2025-07-28
抑郁症和躁狂症,我们的时代最普遍也最难缠的病魔。如果你试了药物和心理医生还是收效甚微的话,不妨试试猫修,把猫科动物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当作禅修的目标。现在开始减动和停止内卷,修炼一种不在乎、不尝试、不固化的硬核态度。
- 【文汇报】《记忆之场》| 国国庆日的记忆之场:从巴士底狱到协 2025-07-15
法国国庆日定于7月14日,通常认为是旨在纪念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标志性时刻。然而,也有不少西方学者认为,1880年法国国庆日选在7月14日,纪念的是1790年,而不是直接纪念1789年;换句话说,纪念的是君主立宪制得以登场的联盟节。如何理解上述
- 【工人日报】“冷门绝学”变生动课程 南大“对联课”集结 2025-07-07
近日,著名文史专家、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程章灿的新著《对联课》(南京大学出版社·守望者出品)正式出版。该书以其在南大开设的“对联课”讲稿为基础,精心修订而成。全书通过十二讲系统拆解对联艺术,从起源典故到平仄修辞,从园林题额到新春门联,将
- 【北京日报】《历史》 | 当小说走向造型艺术 2025-06-26
《历史》与《刺槐树》《导体》等作品相通,形成了典型的风格。我将其总结为:感官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完全覆盖,直觉主义、心理主义对人物事件的拆解重组。一个刚刚井然有序、安定平和的世界,“背面不过是混杂的各种气味儿和堆积到排水沟里的碎片垃
- 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】《折叠黄泗浦》| 来自张家港的历史文化 2025-06-20
6月19日,《折叠黄泗浦》在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发布。该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,是一次融合“非遗表达”“城市故事”与“图文互动”的全新尝试。《折叠黄泗浦》以江苏张家港黄泗浦历史文化为核心,通过立体结构、地图索引、卡牌游戏
- 【澎湃 】《致命的策略》 | 让·鲍德里亚:我们将用比假更假来 2025-06-10
《致命的策略》成书于1983年,是法国后现代思想大师、《消费社会》作者让·波德里亚晚期的核心著作。“致命的策略”是波德里亚站在客体立场上提出的批判理论。我们可以结合波德里亚思想的整体语境和学术脉络来加以理解。在主体主义哲学的语
- 【上海书评】《不可计算》 | 一种数字技术的反向思考 2025-06-09
亚历山大·R.加洛韦的《不可计算:漫长数字时代的游戏与政治》一书,立足技术哲学与媒介史的交叉视域,通过追溯数字技术中“可计算”与“不可计算”这对核心概念的历史,呈现出数字时代的计算逻辑及其权力结构的多维面貌。该书将“可计算”界定为
- 【文汇】《乔治·德·拉图尔》 | 光与影的神圣与质朴 2025-05-28
西方传统绘画艺术仿佛一座圣殿,那些画作总是高高在上,我们必须要后退几步,拉开一些距离,挺拔身姿仰起头,才能聆听到一种神圣话语的呢喃。观赏也是一种阅读,面对这种视觉表达时,需要的是另一套语言系统,历史、社会与人构成的多维度幻化成了构图、素